电竞比分jks:被G2下放很意外,想把经验传给澳洲同门

日前FlyQuest俱乐部发布视频,在视频中jks接受了深度采访。谈到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多个阶段,以下为重点内容节选。

走上职业道路

我开始玩CS大概是在2003年左右。是我哥哥带我入坑的,大多数CS玩家应该都是这样开始的。

我记得当时玩的大概是CS 1.5版本?也有可能是1.6。我对CS最早的记忆,就是在公共服务器里打Aztec这类地图。

现在回想起来,脑子里首先浮现的画面,就是一个小男孩,和一群比他大很多的人一起在网吧里打CS。

后来我开始花很多精力在CS上,大概在2010年左右,开始朝着竞技方向发展。但其实在那之前五年,也就是2005年左右,我就已经去网吧打比赛了,那时候的比赛其实已经有很强的竞技性了。不过我当时年纪真的很小,大概十岁,虽然打得很认真,但和现在的心态不太一样。

十岁的时候,我满脑子想的都是在自己常去的本地网吧和周边区域里做到最好,所以大概在10到15岁那段时间,我一直都在努力打败身边那些对手。作为一个孩子,那种好胜心其实还挺强的,我当时满脑子就只想打CS。

直到2010、2011年左右,我才真正加入正规战队,而不只是和朋友一起玩。我记得当时的目标是成为澳大利亚最厉害的CS选手。

Renegades时代

再后来加入Renegades战队,那些年我们也换过很多次阵容,但总是没法稳定下来。当然,有开心的时候,也有很多糟心的时候,我不想粉饰太平。比如队里有人互相看不顺眼,大家住在一起,待久了会厌烦彼此,比赛成绩又不好,好不容易打出点像样的成绩,又有人要离队。类似这种凑阵容的问题一直没断过。

直到后来我们签下LiazzGratisfaction,我们终于组建了一支不错的队伍,每个人的角色都很适配,当时的CS玩法也很适合我们,而且队里所有人相处得都很融洽。我觉得关键在于性格契合,那时候我们终于找到了状态,因为阵容稳定了,没有那么多不确定因素了。我们那套阵容一起打了快两年,大家都拼尽全力。

Complexity时代

之后我加入Complexity,主要是因为不想和当时100 Thieves的队友分开,我们当时关系特别好,都想一起去欧洲发展,但100 Thieves没法提供这个机会。

如果看我职业生涯的成绩,在Complexity那段时间应该是我最差的时期。现在回想起来,当时加入那支队伍之前,我确实没有做足够的调研。在队里的时候,我感觉自己太急于求成了,结果大家也看到了,成绩很不理想。我觉得那套阵容的战术体系,从纸面上看,和我想象的不太一样,原本以为四个人可以调整一下角色和位置,尝试新的打法。刚开始我们确实这么做了,但后来又回到了他们以前的老打法。

我不得不去适应很多以前没做过的事,在加入Complexity之前,我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,打的位置和角色都很固定,但在那里,一切都变了。当然,其他战队也有一些优秀的选手经历过类似的调整,现在依然很强。但当你不得不从自己熟悉的打法,完全换成另一种风格去适应队伍时,对你个人的影响肯定很大。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理解这种感受,但那种感觉就像失去了自我,你会失去自信,诸如此类的问题。

更糟糕的是,当时还在疫情期间,我只能住在一个小小的单身公寓里,所有东西都在一个房间里,真的很难熬。但我们还是尽了最大努力想把事情做好,说实话,最后还是没成功。

替补FaZe捧杯

我记得之前好像在哪说过,在他们邀请我加入之前,我大概有两三个月没正经打CS了。Twistzz当时也联系了我,我跟他说兄弟,我都两三个月没玩了,状态肯定特别差,但他说没事,大家都信任你。我想好吧,那就试试。

第二天我就去了丹麦疯狂训练了三四天,每天练十二个小时左右。之后又去了哥本哈根和队里的人在训练室里继续练。刚开始确实有点艰难,前几张地图打得很不稳,毕竟三个月没玩了,而且队伍是全新的,战术、数据什么的都要重新适应。但慢慢热身之后,我在队里感觉越来越自在,大家都特别热情,对我很友好。

说实话,现在回想起来,那段时光可能是我职业生涯里最棒的一段日子之一,整整两三周,除了练CS就是和队友们一起玩,开心得不行,有时候打回防能打到凌晨五点。我感觉自己在比赛期间状态越来越好,而且那是我第一次举起一线赛事的奖杯,卡托维兹赛事本身就很有标志性,我一直很喜欢这个比赛,甚至在参赛之前,它就是我最喜欢的赛事之一,因为它的历史很悠久。能在这样的赛事里夺冠,我当时就想行了,这辈子值了,没什么遗憾了,我没什么别的追求了,就这么回事。

G2的日子

加入G2这样的顶级战队,对我来说真的很难,我感觉自己的比赛理解远不如队里其他人,要赶上他们需要花很多精力和时间。刚开始我虽然没到挣扎的地步,但犯了很多错,很多时候没理解他们的意图,不知道他们希望我做什么。虽然很难,但这是好事,因为我在学习,这段经历很有挑战性。我觉得很多人都不理解我当时的处境。

刚开始我们的成绩确实不太好,虽然打进了一些赛事的淘汰赛,但没拿到Major参赛资格,情况看起来很糟糕。但后来我们赢了BLAST赛事,又拿了卡托维兹冠军,之后就一路顺风顺水。当然,在这两个冠军之后,我们的成绩有起有伏,但能连着赢下这两个赛事,而且赢得那么有统治力,这段经历我永远不会忘,这是我第一次真正身处一支顶级战队,一支世界第一的战队。

能和这样一群选手并肩作战,这辈子可能也就一两次机会,尤其是对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选手来说,简直是天方夜谭。和NiKom0NESYhuNter-这些选手一起打比赛,还有HooXi,他也懂很多,那段时光真的很棒。

当然,后来被G2按在替补席上,对我来说是段很难熬的日子。说实话,我完全没料到会发生这种事。我知道队里可能有人会离开,但没想到他们会全员留队,唯独把我替补。我不想说他们背后捅刀子,毕竟这是生意,他们有权做决定。但被排除在外,而且是唯一被替补的人,这种感觉肯定不好受,尤其是我本来以为事情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,我觉得自己有点委屈。

但过了一周左右,我就想通了这就是现实,接受吧。我不恨队里任何人,没什么深仇大恨。

选择FlyQuest

在100 Thieves之后,因为疫情,澳大利亚的战队和俱乐部都只能在本土发展,而我当时选择留在欧洲。所以大家都觉得我会一直留在欧洲打职业,而他们则继续在澳大利亚打,因为疫情的限制。但疫情之后,FlyQuest有了足够的预算可以组建国际阵容,CS圈也变得越来越国际化,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可以一起组队。这时候,我才觉得自己有可能回到澳大利亚相关的队伍。

当时我其实还有其他offer,而且还和Liquid有合约在身,但我最终选择了现在这支队伍,因为我想回到一个熟悉的氛围里。毕竟,全是同一国籍的队伍和国际战队的文化、环境差别很大。很多国际战队其实就是为了追求成绩而组建的,队员之间除了比赛,可能没有太多场外的联系和默契,这是我一直很怀念的东西。

而且我年纪也不小了,之前在G2的时候,本来是我冲击好成绩的最佳时机,我们确实赢了一些重要赛事,但还能做得更好。现在我想回来,想和熟悉的人一起打比赛,和那些有相同文化背景、相同幽默感和态度的人一起并肩作战。除非你自己待过国际战队,否则很难理解这种熟悉感有多重要。

我打了这么多年职业,待过很多不同的战队,经历过不同的体系,见过不同的打法、不同的备赛方式、不同的战术研究方法,还有不同的训练模式。和澳大利亚的战队比起来,这些经历简直是天差地别。所以我想,如果能把这些经验尽可能地传授给现在的队友,应该能帮他们变得更强,这也是我选择回来的一个重要原因。而且我觉得,加入FlyQuest之后我能找回以前的自己,就像在Renegades和100 Thieves时期那样。

54电竞比分资讯网

致力提供更快更全电竞比分资讯

本文链接: https://www.54lol.com/escore/44578080/,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:54电竞 https://www.54lol.com